亚洲第一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公妇乱人伦片|久久久午夜福利视频|久久午夜一区亚洲性图小说

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

十年間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發展成績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3-11-17
十年間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發展成績

目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正在不斷改變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消費模式。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逐漸升級,越來越注重食品的質量和新鮮度。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減少物流損耗、延長食品儲存期、實現食品跨區域運輸、浪費社會資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社會物流總量也在逐年增加。與一般物流相比,冷鏈物流的要求更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投入也比普通常溫物流大,所以冷鏈物流的價格相對較高。

2022生鮮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及展望


近年來,我國經濟穩步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我國冷鏈物流業的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9975元,增長8.8%。


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物流的發展連接著社會生產的各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冷鏈物流作為物流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國內很多行業都出臺了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冷鏈物流產業相關政策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完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加強產銷冷鏈集疏運中心建設,補齊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夯實冷鏈物流運營體系基礎,加快形成高效銜接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依托全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結合冷鏈產品國內國際流動,建設服務國內生產銷售和國際進出口兩大冷鏈物流體系;推進干線和支線物流配送兩端協同運行,構建設施集約、運輸高效、服務優質、安全可靠的國內外一體化冷鏈物流網絡。


2022年國務院市《中共中央關于2022年全面做好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推進全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合作、合資、聯網。支持供銷社推進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建設縣域集散中心。


報告下載:冷鏈物流行業專題報告

政策助力加之行業自身的強大吸引力,讓冷鏈物流成為了明星產業,吸引各路資本爭相布局。但不容忽視的是,基礎設施分布不均、配套設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企業“小而散”、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因此,在冷鏈物流賽道“熱”起來的同時,產業創新升級的步伐也應“快起來”。

市場需求激增

政策持續加碼

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產地銷地冷鏈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冷鏈裝備水平顯著提升。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3831億元,5年復合增速為12%,冷庫庫容接近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約28.7萬輛,分別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總規模達4585億元,同比增長19.66%;預計到2025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可達5500億元。

業界普遍認為,推動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的因素源自多個方面,包括人們對高品質消費品及市場主體對高質量物流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消費群體對食品質量、新鮮程度愈發關注;生鮮電商、果蔬宅配市場快遞崛起(2021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1097億元增長至6861億元),推動了冷鏈需求總量的提升。另外,醫療冷運也是冷鏈物流行業的另一大需求方。目前,國內需要低溫運輸的藥品每年總金額高達數千億元,藥品運輸和配送需求日益增長,穩定支撐了冷鏈物流市場的規模擴張。

“我國冷鏈物流起步晚,行業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既需要市場需求的驅動,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指出,近年來,國家多個部門陸續頒布相關政策法規,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冷鏈物流行業景氣度的提升。

通過梳理發現,僅在2020年,與冷鏈物流行業相關的扶持政策就多達8項。2021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進一步突出了冷鏈物流的戰略地位,明確了發展任務與目標,我國冷鏈物流也開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今年以來,冷鏈物流領域支持政策相繼落地。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對“十四五”時期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做出系統安排;2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的《“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建成600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100個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200個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4月,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完善冷鏈運輸設施網絡、培育冷鏈運輸骨干企業、健全冷鏈運輸監管體系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5月,財政部和商務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通知》,提出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為重點,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

近期,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24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加上已于此前發布的首批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已達41個,覆蓋全國27個省(區、市)。這也表明,冷鏈物流有望加快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除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外,浙江、山東、湖北等多地也相繼發布冷鏈物流支持政策,推動行業向上發展,提升冷鏈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運行水平。

“作為保障生鮮冷凍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劑等醫藥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一環,冷鏈物流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物流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政府和百姓密切關注的領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冷鏈物流發揮的行業價值愈發凸顯。因此,國家層面自然會投入更多力量,并通過政策傾斜支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行業資深專家孔震表示,國家、地方層面陸續出臺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本高度關注

企業競相布局

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加之市場需求穩步攀升,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業界也普遍認為,冷鏈物流行業的崛起是大勢所趨。

正因如此,無論是傳統快遞物流企業,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關聯公司,抑或是跨界玩家,都希望在冷鏈物流這一賽道贏得一席之地。這其中,有手握大量消費端資源的平臺企業,如京東、順豐、菜鳥;有持有倉儲資源的地產商,如萬科、寶能;也有冷鏈需求并已涉足相關業務的食品、農產品企業,如光明乳業旗下的領鮮物流、新希望旗下的鮮生活冷鏈等。

對此,趙小敏指出,冷鏈一直被視為物流行業的“金字塔塔尖”。當下,在快遞企業加速拓展生態鏈的背景下,冷鏈物流幾乎成為每家企業的必爭之地。

面對萬億級市場,快遞企業或攜資本和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重磅加碼,或自建直營網絡,或打造加盟模式,或與第三方深度合作。除郵政、順豐、京東等直營制快遞巨頭外,包括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在內的加盟制快遞企業也持續向冷鏈物流領域發力,而一些專業化冷鏈企業則利用資本化手段加速并購整合。

具體來看,京東物流在2014年就開始打造冷鏈物流體系,而順豐也在同一時間發布了“順豐冷運”品牌,啟用包括上海、廈門、北京、廣州等地在內的共10座B2C冷庫;2015年,菜鳥網絡推出生鮮倉儲配送中心;2018年,京東正式推出京東冷鏈,專注于生鮮食品、醫藥行業;2020年,中通專門成立了冷鏈業務板塊;2021年,美團優選進行大規模冷鏈設施建設,在2021年夏季來臨前建立了一張覆蓋全國90%縣市、近百個大倉的冷鏈物流網絡。

除了頭部玩家動作頻頻,冷鏈賽道上還不斷涌現出新的生力軍。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2020年新成立的冷鏈企業達11938家,2021年則有9005家,2022年1~8月新成立的冷鏈企業達到3805家,較2019年之前數據早已翻番。

近兩年來,冷鏈物流行業融資頻繁且獲投融資額較高。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共有68家冷鏈物流及相關企業獲得投融資(78筆);其中,26起公開具體金額的融資中,有18起達到億元,5起達到10億元。

2021年迄今,冷鏈物流相關領域共計發生融資事件12起,金額超122億元。例如,生鮮冷鏈物流行業平臺“鮮生活”于2021年1月完成6億元A輪融資,旨在打造數字化生鮮冷鏈物流平臺;同年5月,瑞云冷鏈宣布完成天使輪1.2億元融資后,又于8月宣布完成億元Pre-A輪融資,以自營+合伙人模式實現冷鏈零擔流通網絡全覆蓋;2021年12月,冷鏈科技生態平臺—前海粵十完成3.9億元A輪融資,并宣布未來3年,將用科技全面賦能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專業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同期,樂禾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繼2020年12月完成D輪融資后,又一次完成數億元E輪融資。

由此可見,冷鏈物流企業“吸金”能力十足。不僅如此,科技創新的力量正在推動冷鏈物流擺脫傳統的運行方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轉型升級,多數冷鏈物流企業融資用途也從冷庫和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等設施建設向前端產后預冷、加工、冷藏和后端配送、零售、消費等環節延伸,從硬件設施建設為主向標準化建設、規范化運營、數字化、信息化程度提升轉變。

風口之下短板逐漸顯露

當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持續利好,市場需求愈發旺盛,產業發展時機也十分成熟。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內冷鏈物流“小、散、亂”的問題依然突出,體系建設也存在明顯短板。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當下面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冷鏈流通率較低和冷庫建設規模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產業發展需求。

目前,我國對于冷鏈物流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冷鏈設備投入與發達國家相比卻嚴重不足。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CCA)發布的數據,近年來,隨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速,我國冷庫容量由2015年的374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7080萬噸,冷藏車保有量由2015年的9.34萬輛增長至2020年的33.54萬輛。即便有了明顯增長,但無論是人均冷庫容量,還是人均冷藏車保有量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除此之外,我國冷鏈運輸率僅為10%~20%,與發達國家80%~9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遠。受制于較低的冷鏈運輸水平,我國每年僅果蔬一項的損失金額就有上千億元。據專家估計,我國易腐食品在流通環節中的損失率高達25%~30%。

不僅如此,國內各地冷鏈設備和企業分布不均的矛盾也尤為突出,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和一線發達城市,而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中西部地區則冷鏈資源匱乏,發展相對落后。除了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欠缺也是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重要原因。上述因素使得生鮮商品在運輸中得不到規范的保溫、保濕、冷藏,加大了流通時的損耗,導致“斷鏈”等問題時有發生。另外,由于自動化設備落地成本較高,且多數冷鏈物流服務有鏈條斷裂、流通率低的問題,導致全鏈路的可視化和自動化難以實現。

“在冷鏈企業競爭層面,目前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集中度不高,百強企業的總營收僅占市場總量的20%,存在‘小而散、缺專人、缺資金’等問題,這也導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規模效應有限,尚未出現壟斷型企業。”趙小敏進一步指出,未來在我國冷鏈物流市場中,勢必會頻繁出現并購重組等整合行為,企業想要抓住機遇,必須增強其資本能力,以及全面整合運輸資源的能力。

加快轉型升級

解行業發展難題

總體來看,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過程中仍需克服不少障礙。因此,補齊冷鏈物流短板,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這既是行業發展的內驅動力,也是普通民眾消費水平升級的迫切需求。

首先,完善冷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流通率,減少斷鏈和損耗是冷鏈物流發展的基石,也是冷鏈物流企業走出高投入期,逐步實現盈利水平提高的關鍵所在。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中缺乏的并非是需求、供給、資源,而是結構合理而均衡的冷鏈基礎設施。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供應鏈體系,為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其次,冷鏈物流標準體系還有待完善。多家冷鏈物流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冷鏈物流從生產到流通、消費各環節缺少統一標準,而且強制性標準較少,銜接不緊密,尚未形成覆蓋全鏈條的冷鏈物流監管體系,無法實現對溫度控制、制冷、溫控記錄設備使用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有效監管。雖然近期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標準,但在落地執行上卻遇到了阻礙,進而導致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此,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還需國家層面盡快出臺相關標準以及配套細則,實現全流程有序銜接。

除了加強對運輸產品的質量監控,推進資源整合,行業改革還亟需加快智能化與無人化的轉型步伐。為此,冷鏈物流行業應積極抓住當前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打通相關行業的大數據壁壘,打造多網融合的冷鏈物流智能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

孔震認為:“想要適應日趨多元化的市場,需要冷鏈物流企業提供更為精細化的服務,而在服務的背后是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他進一步指出,加快冷鏈設備的研發,降低冷鏈物流成本,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但整體來看,業內缺少對專業型人才的培養,難以滿足冷鏈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培養適合現代物流經營需要的人才、提高冷鏈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是當前至關重要的工作。另外,在冷鏈物流增量市場的競爭中,企業勢必會不斷擴大業務規模,但冷鏈行業是一個前期投入大、運營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的行業,需要企業做好成本管控和精細化運營,這是企業能否實現盈利的關鍵。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理念推廣依然薄弱,想要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還需加強冷鏈技術和理念知識的普及,讓消費者真正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趙小敏最后說道。

十年間在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一批批冷鏈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截止到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超過8萬億元,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4586億元,物流市場主體數量超過3.6萬、星級物流企業突破100家、冷鏈物流總量達3.02億噸、冷藏車保有量34.14萬輛、冷庫容量1.96億立方米。發展冷鏈物流,是打造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能夠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要,促進農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費安全。


一、 冷鏈物流初露鋒芒,社會關注持續走高


2019年7月關于“城鄉冷鏈補短板”的決議將冷鏈物流發展上升到中央層面大力支持的高度,大大加快了國內冷鏈物流的發展。回望2012年,國內冷鏈物流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冷鏈物流發展的重點專項政策平均每年2份左右,主要發文單位涉及國務院、發改委、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其關注的核心主要集中于重點環節的建設。十年間,伴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到冷鏈物流的重要性,諸多重要文件及會議多次提及冷鏈物流行業發展。2021年底,冷鏈物流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繪就,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緊密圍繞冷鏈物流體系、產地冷鏈物流、冷鏈運輸、銷地冷鏈物流、冷鏈物流服務、冷鏈物流創新、冷鏈物流支撐及冷鏈物流監管體系等方面,對冷鏈物流的全流程、全環節、全場景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同時針對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等行業難題提出了科學可行的指導方案。《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22年前三季度,冷鏈物流行業相關政策文件突破38項,聚焦冷鏈綠色環保、扶持性政策制定、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產地端冷鏈體系發展、嚴把疫情防控關及區域冷鏈物流建設等六大核心方向。同年10月,第二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名單發布,加速國家骨干冷鏈網絡建設。十年間,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無數冷鏈人的不懈努力下,在行業協會的組織串聯下,冷鏈物流逐步從默默無聞到炙手可熱,讓各個領域認識到冷鏈物流的重要意義。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中,冷鏈物流更是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二、 標準體系積水成淵,強制、國際標準時代已來


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范和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十年間,我國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工作蓬勃開展。從十多年前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冷鏈物流分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到2022年的今天,從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框架到填補冷鏈國際標準空白,每一名冷鏈人始終牢記“讓冷鏈食品流通更安全”的使命,并為此不斷努力、不斷付出、不斷踐行。這十年來,《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等國家標準,《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冷鏈物流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等團體標準紛紛落地。我國首個冷鏈物流領域強制性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GB 31605-2020)的出臺,不僅彌補了我國冷鏈物流領域內強制性標準的空白,也標志著冷鏈物流的標準化監管實施進入到了全新階段。另外,冷鏈物流國際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從參與ISO《間接溫控冷藏配送服務:具有中間轉移的冷藏包裹陸上運輸》國際標準的制定,再到ISO/TC315冷鏈物流技術委員會的建立,我國冷鏈人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際上展現中國冷鏈物流領域內的技術能力和標準化水平。據統計,近十年冷鏈物流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計突破109項。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 冷鏈市場日新月著,總體規模再創新高


《“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展望2035年,要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設施網絡、技術裝備、服務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監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年間,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穩步增長,冷鏈產業總體呈現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態勢,基礎設施規模進一步增加,設施建設更趨理性,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行業發展模式日趨多元化。2021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3.02億噸,約占全國農產品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十年間,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增幅超過了300%,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突破8萬億。十年間,我國冷鏈物流總額增長量超過5萬億。巨大的體量增幅下,是每一名冷鏈人的堅持與堅守。冷鏈食品市場跨越式的增長,對于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作為保障基礎民生的關鍵環節,在守護萬千百姓生命線的前提下,還需適應社會及時代發展的要求。“降本增效”“提質保量”“綠色環保”都是時代背景下,對于冷鏈物流發展所提出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四、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車、庫布局結構趨于合理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現代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冷庫、冷藏車等作為冷鏈物流的基礎資源, 對平衡市場波峰波谷、調節產品流通、減少貨物損耗、推動上下游乃至整個產業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的消費習慣催生了新的業態模式與需求,冷庫的建設及技術研發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 成為投資熱點。伴隨著國家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出臺,冷鏈物流項目紛紛上馬,各類冷鏈物流相關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2021年全國冷藏車市場保有量達到34.14萬輛,冷庫市場容量達到1.96億立方米。十年間冷藏車保有量增長7倍,冷庫容量實現將近翻兩番增長。


五、 企業主體浩浩蕩蕩,管理水平進入新階段


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也提出,未來精細化、多元化、品質化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要顯著增強,并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龍頭企業。十年間冷鏈物流企業加速成長,網絡化發展趨勢明顯,行業發展生態不斷完善。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冷鏈倉儲、運輸、配送、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一批領軍企業,不斷延伸采購、分銷、信息等供應鏈服務功能,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歷經十年的發展,國內冷鏈物流企業不斷壯大,冷鏈物流市場主體超過3.6萬個,星級物流企業達114家。2021年冷鏈百家重點調研企業總體業務營收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57.43%,入門門檻年營收額提升到9880萬元,企業規模及管理能力均呈現顯著提升。在飛速變化的環境中,冷鏈行業的新賽道和新玩家不斷涌現,這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這也對冷鏈企業的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縱觀冷鏈物流企業的成長歷程,未來還將繼續向著合規化、一體化、專業化、平臺化、智慧化、綠色化、人才化、柔性化、白熱化、規模化等方向深化發展。


六、 消費市場創變升維,冷鏈助力新模式、新場景實現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To C新消費場景出現,這些新場景新業態對冷鏈行業的格局將會帶來全新的變化。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現代農業、食品工業、醫藥產業、服務業全面升級,對高品質、精細化、個性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十四五”時期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將加速釋放,為冷鏈物流提高供給水平、適配新型消費、加快規模擴張奠定堅實基礎,創造廣闊空間。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特別是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將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應鏈環境,有效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化與相關國家貿易往來,擴大食品進出口規模,推動國內國際冷鏈物流標準接軌,借鑒推廣先進冷鏈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圍繞冷鏈物流形成“冷鏈+”產業集聚新格局。依托“冷鏈+智能裝備”“冷鏈+大數據”“冷鏈+智慧生活”,推進冷鏈物流產業走廊建設。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創新業態模式,優化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充分發揮冷鏈物流在服務經濟發展和便利人民生活中的積極作用。


七、 創新科技全鏈賦能,冷鏈物流開啟數智化征程


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十年間,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旺盛,冷鏈物流總體呈現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態勢,基礎設施規模進一步擴大,資源建設更趨理性,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行業發展模式日趨多元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完善,包括管理系統、冷鏈園區、冷庫、冷藏車、冷藏箱等軟硬件設施。十年間,伴隨著冷鏈物流的火熱發展,社會大眾也在持續關注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及創新技術的布局與應用。十年間,冷鏈物流已從“棉被”時代步入到“數智化”時代,傳統基礎設施已被新基建所逐步取代,冷鏈物流技術體系也在一次次磨礪中轉型升級創變成型。所謂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單純依靠基礎設施建設是無法持續推動冷鏈物流闊步向前的。冷鏈數智化發展,首要的前提應是數據體系與業務體系的高度融合。從業務場景中,采集數據,提煉信息,轉化為決策變量,輔助智能決策。這一過程,也正是數據孿生技術的實質性體現。伴隨著“雙碳”政策的深化落實,“綠色冷鏈”時代正式開啟,綠色化正在成為未來冷鏈物流技術蝶變升維的核心要素。“降本增效”“提質保量”“綠色環保”都是時代背景下,對于冷鏈物流發展所提出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時代賦予了冷鏈物流新的社會使命,但卻未能予以冷鏈物流充足的時間來適應。面對飛速的市場變革,每一名冷鏈人必須繼續奔跑前行,直面發展歷程中的每一次挑戰。


八、 中國冷鏈走出國門,構筑冷鏈國際化發展新通路


發揮基礎設施物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過去的十年,中國在全球市場中大放異彩。歷經多年的努力與堅守,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我國制造業飛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制造業中心和全球價值鏈核心國家。2021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在此過程中,跨境冷鏈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以肉類為例,中國年肉類進口量第一次突破百萬級別在2003年,僅僅用了17年,中國肉類進口實現了約10倍的規模增長,如今已逼近千萬噸級。下一步,中國還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是中國發展自信和成果的體現。未來,在全球市場的舞臺上,還將看到更多中國冷鏈人的身影。為推動全球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我們始終在路上。


十年磨一劍,“冷鏈”有可為。黨的十年間,國家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放眼于冷鏈物流行業,正是在一批批冷鏈人的堅守和奉獻中,才讓我們看到了屬于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的美好藍圖。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是中國發展自信和成果的體現。未來,在全球市場的舞臺上,還將看到更多中國冷鏈人的身影。為推動全球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我們始終在路上。


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無數冷鏈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夠建成鏈接國內輻射全球的高質量冷鏈物流體系,為新的偉大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二零二二年十月)


END